咨询热线:0531-82735618

欢迎浏览山东省装饰协会官方网站!

山东省装饰协会

山东省民政厅批准的省级装饰行业协会

在线客服
客服热线
服务时间:
-

页面版权所有 © 山东省装饰协会  地址:济南市英雄山路92号山东省装饰协会

办公电话: 0531-82735618  邮箱:sdszsxh@126.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  鲁ICP备18040157号  

本网站支持IPv6访问.

搜索
>
>
【 防疫空间设计】疫情之下有关智慧城市建设的思考

专家委员会

【 防疫空间设计】疫情之下有关智慧城市建设的思考

分类:
专家委员会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
2020/02/17
大数据助力疫情抗击
智慧城市建设当自强
        目前全国正处于抗击新冠疫情的关键时刻。相比2003年的非典疫情,令人欣慰的是,得益于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我们在这次疫情中对疫情动态、线上社区防疫管理、网络防疫科普直播等信息获取更为便捷,复杂的城市系统得以更智能地应对疫情,信息流通与反应都呈现出更快更透明的状态。
        一 、大数据技术助力疫情防控
        疫情发生后,2月3日“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微信小程序正式上线“新型肺炎疫情防控专题”,专题提供包括实时动态、提供预防、自查以及提供就医指引等服务,加强群众科学防疫。
图1
       “工信部防疫物资保障小程序”、“疫情防疫物资生产运输数据采集平台”则全力支持各地防疫物资生产运输,助力武汉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战役。
       12306协助战“疫”。疫情发生后,12306快速启动应急机制,利用实名制售票大数据优势,及时配合地方政府及各级防控机构提供确诊病人车上密切接触者信息。后铁路部门又紧急上线掌上高铁“铁路车次新型肺炎疫情查询功能”,旅客可以查询自己乘坐的火车车次是否出现新型冠状病毒确诊患者。
图2
图3
        强化防疫宣传,无人机喊话劝市民戴口罩。为防止疫情蔓延,全国各地号召公众非必要不出门,出门请戴口罩,海口等多个城市利用无人机对人群聚集、不戴口罩外出进行监督、劝返。
        “疫情防控交通一体化系统”在山东地区迅速推广。该系统可在交通枢纽、重要交通防控场所快速精准检测异温人员,取代传统体温测量方式,实现无感、无接触高精度体温检测,快速筛选识别高温人员,并将相关信息同步推送至现场执勤工作人员与后端监控中心,实现联网在线异常预警,最大限度降低了因车辆积压和人员滞留导致的感染风险。节后的返工潮,此智慧交通系统继续发挥作用,强化疫情防控科技力量(中国山东网)。
图4
图5
        包括人口、交通等数据在内的大数据的运用也发挥了积极作用。“百度迁徙”平台统计的武汉流出人口的方向,为各地疫情管控提供了一定价值。高德地图通过精准定位功能,疫情期间快速上线10145个发热门诊及定点医院的查询,持续保持更新;同时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标注道路关闭路段等。
图6
        相对于平时司空见惯的社交软件、移动支付、网上购物等互联网功能,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首次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重大事件中展现魅力并获得公众的一致好评。
        与此同时,专家学者们对依托于大数据技术建设的智慧城市却褒贬不一。
        “疫情防控,可视为检验智慧城市建设质量的有力场景”。
        2月8日,智慧城市领域知名专家 徐振强博士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在智慧城市领域积累了10多年的管理和实践经验,在本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战疫中,智慧城市行业单位,通过不同程度参与疫情价值数据信息获取、大数据共享、舆情监测和人工智能分析等,及时有效地服务于疫情防控决策和公众参与。
        而新华每日电讯微信公号刊发题为《大疫如大考,投资上万亿的智慧城市“智”力及格吗?》的评论:“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日趋完善的产业体系、厚积薄发的科研实力、先进的科学技术,正成为战“疫”的强力武器。但我们也看到,一些因工作疏忽或盲目自信导致的技术短板,影响了疫情防控的成效。当前,我们亟须打好技术战“疫”,但那些“智慧城市”去哪儿了?
        来自于公号智慧城市的文章《智慧城市面临疫情的挑战》则评价到:相对于目前爆发的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近年来我国各个城市动辄花费几个亿资金建设的智慧城市系统还十分脆弱。
        疫情抗击中的大数据技术应用体现出技术强而系统弱的局面。相关信息技术大显身手,但这并不是真正的智慧城市。
        从提出智慧城市的概念到如今,十年的时间,智慧城市建设情况如何,正如《中国自然资源报》刊发的文章《智慧城市建设还需更多“智慧”》所言,“我们的城市增长了多少智慧,又还有哪些短板亟待补上?”
图7来源百度文库  
        二 、智慧城市是什么?
        2012年12月住建部发布“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
        2013年1月29日,住建部公布了首批90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以提升城市居民生活品质、节能减排等为目标的智慧城市建设在中国大力提倡推行“城镇化”的背景下尤为引人注目。
        2014年,国家发改委等八部门联合出台的《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智慧城市是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建设智慧城市,对加快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融合,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014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和《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将智能交通、智能管网、智能园区、智能水务等作为提升城市和中小城镇公共服务水平,并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方向之一,深化了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的内涵。
        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推进城市智慧管理,到2020年,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
        2016年是国家“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住建部启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十三五”规划。
        2018年根据德勤发布的《超级智慧城市报告》,全球已启动或在建的智慧城市已达1000多个,中国在建智慧城市项目500个,试点智慧城市290个。
        2019年中国信通院发布的《区块链赋能新型智慧城市白皮书》显示,超过94%的省级城市、超过71%的地市级城市、超过20%的县级市及城市群均提出建设智慧城市。
        至今我国已经先后发布了三批智慧城市试点。统计显示,目前我国已经有超过500个城市在进行智慧城市试点,并均出台了相应规划,计划投资规模超过万亿元。
图8建设历程 
        那么智慧城市是什么,又该如何建设?
        一般认为,智慧城市的概念最早由IBM在2009年提出(《城市大数据平台白皮书 1.0》,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IBM将“智慧城市”定义为: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作出智能响应(《国内外智慧城市研究及实践综述》,陈伟清、覃云、孙栾)。
        腾讯研究院则提出:智慧城市建设,即是三元空间彼此协调,这里的三元空间即规划与产业、生活与社交、社会公共服务,三者彼此交融、相互促进。智慧城市已经成为互联网最新趋势与新兴技术载体。
图9 来自腾讯研究院
        智慧城市的技术体系架构由以下四层构成:基础网络层、数据处理层、智慧城市应用层、集中智能调度层。
图10 智慧城市的技术体系架构(自绘)
        智慧城市功能体系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城市管理、民生服务和产业发展四大类别。具体包括市政、能源、政务、交通、卫健、制造和物流等二十多个应用功能。
图11来自智慧城市微信公号
        早在2006年1月8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在应急保障部分明确提出了科技支撑。
        现实情况是,一面是“智慧城市”建设投入不断加大,而在疫情抗击的各条战线上大显身手的大数据技术几乎都是各行业系统靠着硬核的技术临时开发的功能,而本该承担疫情抗击中的统筹、预判等应急公共服务的智慧城市卫健功能却缺位了。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疫情考验之下我们在“智慧城市”建设中需提升的空间还很大,是时候进行反思,寻找差距、补齐短板。
        三、疫情考验之下的智慧城市建设反思
        1、统筹规划缺失,顶层设计缺位
        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在国家层面由住建部发起,2012年12月住建部发布“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并先后发布了三批智慧城市试点,并于2016年启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十三五”规划。
        但在实际建设中,各地智慧城市的具体负责单位未能统一,例如山东各市、县(市、区)的智慧城市建设由大数据管理机构作为具体任务落实单位,也有一些城市将智慧城市的建设直接外包给市场上的大数据技术服务公司。这种操作方式导致智慧城市建设缺乏统筹规划,顶层设计缺失,负责建设的数据管理机构或服务公司只着眼于自身掌握的信息或技术进行智慧城市的开发,如智慧交通、智慧公安、智慧医疗等领域,未能实现具有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的智慧城市。
        2019年5月23日,亿欧智库发布的《道阻且长,行则将至——2019年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研究报告》对我国智慧城市逐一进行资料搜集与对比,最终根据政策完整度、基础设施与服务水平、应用落地实施进度进行针对性评估,上海以85.7分位列第一,杭州、北京以微弱分差位居第二、第三。这三个城市因智慧城市战略规划全面在政策完整度评价指标中取得高分。
图12 来自亿欧智库
图13来自亿欧智库
        2、公共卫生健康管理功能缺失
        从各地有关智慧城市的宣传来看,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主要是围绕着平安城市、智慧交通、智慧管廊等方面进行建设,并未把公共卫生健康作为智慧城市的主要建设目标。所以,在本次新型冠状病毒的抗击战中智慧城市未能发挥重要作用也就不难理解了。
        按照《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本行政区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行政领导机构。分条块、分部门甚至直接外包进行的大数据建设与管理,并不具备在智慧城市中统筹规划建设公共卫生健康功能的能力。这也是当前疫情下,各部门或数据服务公司个体表现出色但智慧城市公共卫生健康应急管理缺位的直接原因。
        3、缺乏统筹导致数据壁垒
        疫情之下需建立危机事件预警机制和快速反应机制,同时要做到多部门协同作战、避免出现多头分散管理的情况。由于大多数智慧城市缺乏统筹管理和协调,各部门各行业的数据之间存在多重壁垒,导致了一些重复工作,更限制了多部门协同作战。对于疫情监管来说,需要疫情监测、疫情追踪、疫情隔离管理、疫情信息服务等一系列功能,但其相关数据的服务却分散在不同行业之中。此次疫情抗击,应用最多的就是通过通讯部门和交通部门的数据进行疫情追踪和后续的疫情信息服务,而其他方面应用较少。未来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加强基础平台建设,填补空缺,统一指挥调度。
        疫情期间网络经常出现某次航班、某列高铁上有确诊病例,希望同乘交通工具的人士能够尽快联系疾控部门的公告,如果铁路部门的实名制购票和电讯部门的实名制号码能够数据共享分析,则可以极大提高密切接触者的追踪效率。理想的优化方向,是通过交通部门的车次航班查询、通讯部门的漫游、基站跟踪和社区居民信息登记的共享、数据分析,精准推送和主动疾控干预。智慧城市在疫情防控中发挥的关键作用,就是通过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从制度和平台建设上消除各部门的数据壁垒,从而进行主动疾控干预和医疗资源动态配置。 
        4、线上线下缺乏联系,智慧城市网格化建设与城市空间规划难对应
        社区是我国城市治理的最小单元,社区防控是疫情防控的基础和关键环节。信息传播需要线上、线下信息传播“全覆盖”和“零死角”,各类技术手段进行疫情追踪后,追踪目标最终在空间上将去往社区,社区是疫情防控管理的最大战场。
        2月10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加强基层社区疫情防控有关情况。相关专家表示,社区进行网格化管理,地毯式排查将有利于做好疫情防控工作,2003年非典疫情防控就是网格化管理的成功典范。
        《 人民日报 》( 2020年02月14日 05 版)发表题为《使社区成为疫情防控的坚强堡垒》的新论,指出要更加重视社区在疫情防控中的基础性作用,并通过相应的制度和政策为完善社区防控体系提供支持和保障。
        所谓网格化管理,就是依托统一的城市管理和数字化平台,将城市管理辖区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为单元网格的管理方式。社区是实施网格化管理的基础。
        此次疫情抗击中,大数据技术服务最突出的一个洼地则是智慧社区。
        有些街道社区的通知传达、防控知识普及,依然靠嘴、靠腿、靠手动;体温上报、申报疫情线索、相关文件签字、信息填报等,用的仍是20年前的人工处理方式。数据共享不到位在社区信息上报中非常明显,有的社区居民向物业服务管理公司、社区居委会、工作单位、配偶工作单位、子女就读学习每天重复上报信息多达五六次,上报方式初为手动填表,后紧急升级为网上申报,但申报途径多样甚至多次反复。这一现象充分暴露出智慧城市中的网格化智慧社区建设明显滞后,线上建设与线下建设脱节。
        智慧城市虽然依托信息技术手段,但最终的服务对象还是城市,必须落实到空间上去并且和传统城市的空间规划相对应才能在关键时刻发挥出真正作用。
图14(新浪)
图15(米云智慧社区网站)
        四 结语
        危机蕴含机遇。智慧城市建设在此次疫情抗击中暴露的问题和短板,正是下一步改进和提升的方向所在。公共卫生健康疫情防控是智慧城市的重要功能,不容忽视。希望未来的智慧城市建设中,公共卫生健康管理与服务功能能够尽快归位并在城市治理和健康城市建设中持续发力。
 
图表目录:
图1“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小程序“新型肺炎疫情防控专题
图2掌上高铁“铁路车次新型肺炎疫情查询功能”
图3丁香园疫情实时动态地图(来源于丁香园微信公号)
图4无人机喊话市民赶紧回家(来源于新浪网)
图5山东 “疫情防控交通一体化系统”中的红外线测温(来源于齐鲁晚报)
图6 百度地图迁徙(来源于百度迁徙平台)
图7智慧城市(来自百度文库)
图8中国智慧城市的建设进程(自绘)
图9智慧城市三元空间(来源于腾讯研究院)
图10智慧城市技术体系架构(自绘)
图11智慧城市功能体系(来自智慧城市微信公号)
图12智慧城市落地评价指数(来自亿欧智库)
图13亿欧智库发布的中国智慧城市排名(来自亿欧智库)
图14智慧社区(来自新浪网)
图15智慧城市体系((米云智慧社区网站)
 
 
文字:朱铎、温莹蕾
图片:朱铎、温莹蕾
编辑排版:杨雯雯
编委会:高兆存、邵力民、申广勇、张东深、娄彦、刘春生、孙强、栾滨、杨永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