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版权所有 © 山东省装饰协会 地址:济南市英雄山路92号山东省装饰协会
办公电话: 0531-82735618 邮箱:sdszsxh@126.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 鲁ICP备18040157号
本网站支持IPv6访问.
专家委员会
【防疫空间设计】日常生活圈域与地域医疗分析-以日本福冈市为例
2020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对我国传染病应急医疗设施带来严峻挑战,除加紧建设新的医院和制定传染病医院新的防控技术体系之外,还要研究建立分级医疗体系,均匀配置医疗设施等问题。本文将日本以生活圈配置生活关联设施,以日常生活圈域,建立地域支援中心,开展综合护理服务的方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小学校区 中学校区 日常生活圈域 地域医疗
福冈市都市公园绿地系统与其他城市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她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日本的近代公园在国土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定位之下,形成了自己的都市公园绿地系统。战后,福冈市以人口规模8,000-10,000人,以一所小学校区为单位建立一个住区,配备满足生活基本需求的公共设施。比如住区公园的配备要求:一个小学校区配备四个街区公园,1个近邻公园,4小学校区还要配备一个地区公园。街区公园的服务半径在250 m以内, 近邻公园的服务半径为500m,地区公园的服务半径为1 km。街区公园、近邻公园为居民提供公园绿地,防灾避难场地等户外设施,在地区公园内就需要配置大型体育活动场地、大型的公共设施,这些大型活动场地和公共设施在紧急避难时作为避难据点,分布在周围的病院就要变成紧急求援医院。住区内还设有小学校、幼儿园、公民馆、商店、邮电局等日常利用的设施。以中学校为单位划分成的日常生活圈域,一般包含有2以上住区的居多,因此,公园系统、公共设施配置齐全。
1.生活圈划分与设施配置
在日本,“生活圈”是城市化过程中所提出的地理与规划概念,与国家区域、大都市及地方县市等地域的开发规划与结构调整紧密相关。为缩小城乡、地区之间的差距,促进地区均衡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自1969年度设定地方生活圈,由农山村的村落等构成,设定基础性的村落圈,在圈内作为老年人和幼儿等徒步行动的范围,设置保育园和老年福利设施。集中形成“一次生活圈”,短时间乘巴士能够移动的范围,拥有中小学校、政府机关、诊疗所等齐备的设施,满足日常日常生活需求。此外,还聚集形成了“二次生活圈”, 乘车时间在1个小时以内可移动的范围,可以进行非日常性的购物和就医。最后,将这些凑在一起形成“地方生活圈”,乘车时间为1-1.5小时以内可移动的范围,使其能够接受最先进的医疗和教育。
所谓生活圈,是把地域划分为层级范围,各圈域把以下的构成作为标准。一次生活圈:拥有政府机关、诊疗所、集会所、中小学等基础的公共公益设施为中心。圈域范围是半径4~6km左右;二次生活圈:拥有高度购物的商业街、拥有专业医生的医院、高中等中心,由几个一次生活圈构成的地域。圈域范围是半径6~10km左右;地方生活圈:以综合医院,各种学校,中央市场等的广域利用设施为中心,由几个二次生活圈构成的地域。圈域范围是半径20~30km左右[1]。表-1列出各个圈域与人数、设施的配置状况,医疗和福祉设施为居民提供健康咨询、就诊、医疗服务,其他的商业设施为居民日常生活提供了保障。
表-1人口规模与医疗设施配置
日本厚生劳动省2012年开始实施区域综合护理政策,构建地域综合护理系统。通过建设彼此关爱的地区社会,加强与医疗和介护专业人员的合作,将老后的“不安”变成“安心”,努力打造所有老年人都能按照自己的意愿继续享受属于自己的生活的地区社会。地域综合护理系统具体为:① 积极地与市民活动合作。② 统一推进“预防介护・保持健康”、“社会参与”、“生活支援”,延长健康寿命。③ 与医疗、介护合作等,推进强化多职业间合作。④ 完善环境建设,打造老年人能够作为“支撑地区社会的主人翁”发挥作用的社会环境,同时致力于确保和培养医疗及介护等人才[2]。日常生活圈域的功能(图1)。

2、福冈市医疗设施配置
根据「福岡市保健福祉局高齢者サービス支援課」[4]资料 ,至2018年福冈市人口为1,582,154,被划分为60个日常生活圏域。其中东区13个,博多8个,中央区5个,南区11个,城南5个,早良区9个,西区9个。图2为中央区临海区域的日常生活圈的分布图。


图-4 福冈县济生会综合病院(笔者拍摄)
3、存在的问题
地域医院也存在分布不均匀,医疗水平差等现象,比如2018年稚内北星学園大学袴田健斗氏导演的影片《守护地域医疗-市立稚内病院和地域住民的挑战》,拍摄了北海道宗谷地区市立稚内医院的状况,居民抱怨“等候时间长”“医生态度不好”等,与居民的意愿相背离,为了维护当地医疗开始自主行动。这部影片反映出了地域医疗所面临的问题。
4、日本地域综合支持中心的创新与启示
日本以日常生活圈域配置公共设施,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医疗分诊制度,控制人流和缓解了中心医院的压力。但是,就诊自由,也可以不经过基层诊所直接到地区或中央病院就诊。日本地域综合支援中心实现了预防、医疗、康复、照护和支持的无缝对接。
从空间计划分析来看。日本生活圈的建立就是国土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定位之下,形成的都市公园绿地系统,这些均匀分布的公园,也是为紧急灾害发生时预留的空间,小学校和学校操场也被作为紧急避难场所使用。笔者认为日本生活圈、日常生活圈域的建立,就是从城市空间设计角度,解决社会和健康问题的有效方法。以日常生活圈域为单位,构成地域综合服务中心,为圈域内居民统一提供介护、医疗、预防介护、生活支持、居住服务的综合型支持和服务提供体制,构成了日本特色的分级医疗系统。并且作为2025年的未来目标。
中日两国虽然社会制度不同,人口规模相差悬殊,从公共设施配置量化指标上没有可比性,但是,日常生活圈域建设政策体系较为健全,在老年人的护理服务、护理人才的培养、人力资源开发模式、服务机构经营管理等方面均值得中国借鉴。
参考资料
[1]国土交通省:経路案内に用いる地名の選定の条件
[2]横滨市,横滨市介护保险综合指南小册子[Z].2018 :01.
[3]介 護 保 険 部 介 護 保 険 課資 料 第 6 号:日常生活圏域の設定について(案)
[4] 国土交通省:都市再構築検討委員会、利用人口と都市機能との関係
[5]福岡市:福岡市保健福祉局 高齢者サービス支援課、日常生活圏域、平成30年度
[6]福岡市:福岡市内医療施設一覧、2020年1月
[7]、[8]国务院办公厅,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Z].2015~2020.